2025年冬令营期间,一个24人小组在郝婷婷老师的指导下,开展MATLAB学习与实践。
该项目从“能用、会用、活用”三个层次出发,构建数学建模与工程思维的双向赋能体系。课程聚焦编程能力、建模能力、逻辑思维能力、创新与实践能力及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,通过实际问题,引导学生从理论推导到代码编写,提升问题解决能力。郝婷婷老师指出:“MATLAB不仅是工具,更是连接抽象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桥梁——我们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复合型人才。”
项目以真实问题驱动,设计阶梯式训练任务,从基础操作到综合应用。初期,聚焦 MATLAB 基础理论学习,实现用代码理解数学公式。中期,围绕经典优化算法与智能优化算法,发布知识点及课程实战任务书,指导学生将数学公式转化为算法代码,掌握MATLAB 的编程、调试与优化。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,成功复现了遗传算法在乳腺肿瘤预测中的应用。后期,聚焦复杂问题,从数学建模到编程实现与优化,学生完成了对“嫦娥三号软着陆轨道设计与控制策略”这一复杂问题的解答,提升了学习与应用能力。
此外,课程采用“课堂互动20%+过程任务40%+小组项目30%+课程反馈与自我评价(10%)”多元评价机制,既关注个人成长,更强调团队贡献。学生普遍认为项目学用结合,十分有趣,代码成功运行的瞬间成就感十足!